11月去了趟吳哥窟,行前對這謎樣的國度充滿幻想;幻想著這在蜿蜓湄公河畔被哺育出的古老王國,曾經如何地強盛,又是怎麼衰落;落盡繁華的頹敗城池,其悠長的歷史中又充斥著怎樣的人文思維。
但或許我不是個配備著「旅人之眼」的旅行家,短暫的人文氣息在我腦中流過後,我依舊是個依附旅遊團的平凡觀光客,任由行程擺佈,走馬看花地渡過5天在古蹟前指著V手勢的假期。就像國中開學時,總有「我每天要背3個英文單字」、「每天復習課堂內容,多加練習」等想望,可到期中期末時,如同上學期一般熬夜蒙混過去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。
現在的我對吳哥的行程就有一種蒙混過關的感覺,對於自己是個觀光客的身份覺得理所當然,毫不愧怯。在包裝的行程中擺弄著混沌的神智,感受不到石塊底下的重量,只見層層浮雕拼湊出片斷記憶;惟獨旅途中孩子們的身影,一直潛在記憶深處,揮之不去。
‧古蹟中塗鴨的孩子
‧攤販的孩子
‧築水壩網魚的孩子
‧在樹蔭下睡得香甜的孩子
‧戴荷花的女孩
‧發揮繪畫天份的女孩
‧荷花池畔的女孩
‧採花的女孩
‧水上運動場的裸男
‧水上人家的孩子
‧上船販售飲品的孩子
‧為生存努力的孩子
‧舺板上的孩子
‧害羞的男孩
‧放學的女孩
‧流線胖小子
‧互相玩耍的孩子
告訴自己,絕不能以獵奇的眼光來看待這個國度,但見到因為貧窮而失去天真的孩子努力為生活打拼著,我佩服他們眼中閃耀的堅定眼神。我不得不慶興,我是生長在台灣這片富饒的土地上,並由愛我的父母灌溉呵護;孩童應該是天真的笑,而不是緊皺著眉頭為生計煩腦。原來這就是生活,要勇敢面對的生命過程。
04 | 2025/05 | 06 |
S | M | T | W | T | F | S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 | 2 | 3 | ||||
4 | 5 | 6 | 7 | 8 | 9 | 10 |
11 | 12 | 13 | 14 | 15 | 16 | 17 |
18 | 19 | 20 | 21 | 22 | 23 | 24 |
25 | 26 | 27 | 28 | 29 | 30 | 31 |